question-icon 物业滞纳金不能超过本金的多少比例?

我收到物业通知,说我欠缴物业费要收滞纳金。我不太清楚这个滞纳金的标准,担心物业乱收费。想知道在法律上,物业滞纳金不能超过本金的多少比例呢?心里有个底,也能和物业理论。
展开 view-more
  • #物业滞纳金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物业滞纳金不能超过本金多少比例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物业滞纳金”的概念。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提及的“滞纳金”,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更准确地说,它类似于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合同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时,需向另一方支付的一定金额。 关于违约金的数额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然而,《民法典》并没有直接规定物业滞纳金(违约金)不能超过本金的具体比例。在司法实践中,判断违约金是否“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是关键。根据相关司法经验和部分法院的裁判倾向,一般认为当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时,可能会被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对于物业滞纳金而言,如果业主逾期缴纳物业费给物业造成的损失,通常理解为资金占用损失,一般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来计算。 例如,假设业主欠缴1000元物业费,按照LPR计算出物业的资金占用损失为100元,那么在此情况下,30元(100元的30%)就是判断违约金是否过高的一个参考界限。如果物业要求的滞纳金远高于此标准,业主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适当减少。 当面临物业滞纳金过高的情况时,业主也不必惊慌。首先,要积极与物业进行沟通协商,明确指出过高的滞纳金不合理,并提供相关法律依据。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收集好相关证据,如物业服务合同、缴费记录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物业企业在制定滞纳金标准时,也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以实际损失为基础来确定,避免因过高的滞纳金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