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恶意差评勒索时网店该如何维权?


当网店遭遇恶意差评勒索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维权。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恶意差评勒索。恶意差评勒索是指买家并非基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体验,而是以给予差评作为要挟,迫使网店商家满足其不合理要求,如退款、给予额外赔偿等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网店的正常经营秩序,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网店的信誉和口碑属于其名誉的一部分,恶意差评勒索行为如果对网店的名誉造成了损害,就构成了对网店名誉权的侵犯。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勒索数额较大,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敲诈勒索罪。 当网店遇到恶意差评勒索时,具体的维权步骤如下:第一步,要及时固定证据。保留与买家的聊天记录,包括勒索的言语、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等;保存好订单信息、商品物流记录等,这些都能证明商品或服务是正常提供的。同时,对恶意差评的页面进行截图留存。第二步,与平台进行沟通。向电商平台提交证据,说明情况,要求平台介入处理。平台通常有相关的规则和机制来处理恶意评价问题,可能会根据情况对恶意买家进行处罚,如限制账号使用等,并删除恶意差评。第三步,如果平台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勒索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选择报警。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如果符合敲诈勒索的立案标准,会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第四步,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权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恶意买家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因恶意差评勒索行为给网店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诉讼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