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庭审二审会怎么判?


在离婚庭审二审的判决情况,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了解二审的一些基本概念。二审是指当事人对一审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案件进行审判所适用的程序。 对于离婚案件二审的判决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种是维持原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如果一审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对夫妻感情是否破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认定事实清晰,适用法律准确,那么二审法院通常会维持原判。例如,一审法院经过调查,认定夫妻双方感情并未破裂,有和好的可能,从而判决不准离婚,且证据充分、法律适用正确,二审大概率会维持不准离婚的判决。 第二种是改判。若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二审法院会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比如一审在财产分割时,错误地将一方的婚前财产当作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二审法院查明后就会依法改判。另外,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二审法院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在离婚案件中,如果一审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存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二审法院可以选择发回重审让一审法院重新审理,也可以自己查清事实后直接改判。 还有一种情况是发回重审。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二审法院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比如在离婚案件一审中,法院没有通知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参加诉讼,这种情况下二审法院会发回重审。总之,离婚庭审二审的判决要综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