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提税金及附加?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 首先,我们要明确各项税费的计算依据。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不同的应税消费品有不同的税率和计税方法。例如,白酒采用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根据纳税人所在地不同,税率分为7%(市区)、5%(县城、镇)和1%(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适用税率。教育费附加也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征依据,征收率为3%,即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3%。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计税依据有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比如原油实行从价定率计征,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税率为1.2%;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税率为12%。城镇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车船税按年申报,分月计算,一次性缴纳,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船,计税依据和税额标准也不同。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订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不同的税目有不同的税率,如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 然后,根据计算得出的各项税费金额进行计提。会计分录一般为: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等。这里涉及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应严格按照这些规定准确计提税金及附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