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要怎样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呢?


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需要明确违约情形和对应的责任承担方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 明确违约情形 当事人应在合同中清晰、具体地罗列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形。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可规定卖方未按约定时间、数量、质量交付货物,或者买方未按约定时间、方式支付货款等情形属于违约。这样在发生争议时,能准确判断是否构成违约。 ### 选择责任承担方式 - **继续履行**:当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由法院强制其继续履行合同债务。例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若房东无故要收回房屋,租客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法院可判决房东继续将房屋出租给租客。构成要件包括存在违约行为、有守约方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行为,且违约方能够继续履行合同。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等违约责任。 - **采取补救措施**: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比如购买的家具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可要求商家修理或更换。 - **赔偿损失**:即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依法赔偿债权人所受损失的责任,我国民法典上的赔偿损失主要指金钱赔偿。例如因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生产停滞所产生的额外费用,违约方需赔偿。其责任构成包括违约行为、损失、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且违约一方没有免责事由。 - **定金责任**:当事人可以依照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例如在购买房产时支付了定金,若购房者违约不购买了,定金不予退还;若开发商违约不卖了,需双倍返还定金。 - **违约金责任**:由当事人约定的或法律直接规定的,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也可以表现为一定价值的财物。例如合同约定若一方逾期交货,需每日支付合同金额千分之一的违约金。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 注意事项 - 约定的违约责任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避免过于苛刻或不合理的条款。 - 明确违约金或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以便在发生违约时能够准确计算赔偿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