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纠纷如何申请执行?


在刑事附带民事纠纷中,当判决生效后,如果负有赔偿义务的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确刑事附带民事纠纷执行申请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因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了物质损失,法院作出了刑事附带民事的判决,但被告人没有按照判决履行赔偿责任,这时被害人就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通过强制手段让被告人履行赔偿义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对于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执行,同样适用这些规定。 申请执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一是法律文书已经生效,即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已经过了上诉期,双方都没有上诉或者经过二审终审。二是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内未履行义务。三是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 申请执行时需要准备相关材料。通常包括申请执行书,要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如果是继承人或者权利承受人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交继承或者承受权利的证明文件;其他应当提交的文件或证件。 申请执行的流程大致如下。第一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一般是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第二步,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予以立案。第三步,立案后,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第四步,如果被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强制执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