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吊销后该如何申请执行?


在探讨公司被吊销后如何申请执行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公司被吊销的含义。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的企业法人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吊销后,公司的经营资格被取消,但它的法人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只是不能再从事经营活动,需要进入清算程序。 当遇到要对被吊销的公司申请执行的情况,首先要明确申请执行的前提是有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比如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所以,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执行申请。 接下来是申请执行的具体流程。第一步要准备好申请执行书,在申请执行书中要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同时,要提交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等材料。如果是委托代理人申请执行的,还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 将这些材料提交给作出一审裁判的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法院在受理执行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执行措施。 然而,对于被吊销的公司,其可能已经没有实际经营,财产状况比较复杂。如果发现公司股东存在未足额出资、抽逃出资等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可以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要求股东在未出资或者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另外,如果公司在被吊销后没有依法进行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债权人也可以主张股东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在申请执行的过程中,申请执行人有义务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可以通过查询企业的工商登记档案、银行账户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等方式来获取相关线索。如果自己无法获取,也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调查。总之,公司被吊销并不意味着债权人的权益无法实现,通过合法的程序和途径,依然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