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在司法实践中,当执行案件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无法继续顺利执行时,申请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就成为了一种可能的选择。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申请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相关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简单来说,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对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者财产暂时无法处置的案件,执行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暂时终结案件执行程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并非意味着执行的彻底结束,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执行人可以随时申请恢复执行。 那么,申请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一条,人民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已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二是已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三是已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四是自执行案件立案之日起已超过三个月;五是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已依法予以查找;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妨害执行的,已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已依法启动刑事责任追究程序。 接下来,说说申请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流程。通常情况下,法院会依职权对符合条件的案件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申请执行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时,一般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在申请中要说明案件的执行情况、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以及申请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理由等内容。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可能会进一步核实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等。如果经审查符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条件,法院会作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裁定,并送达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 需要提醒的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申请执行人仍然享有一定的权利。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并且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同时,法院也会定期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将依职权恢复执行。总之,申请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一个有严格法律规定和条件的过程,申请执行人需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申请,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