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购买者该如何提防买卖交易中的定金陷阱?


在二手房交易中,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提防二手房买卖定金陷阱的方法。 首先,要确保定金协议的内容完整明确。定金协议应涵盖房屋的具体信息,如地址、面积、户型等;交易价格;付款方式和时间;过户时间;违约责任等。明确的协议可以避免日后因条款不清晰而产生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因此,签订定金协议时要仔细审查各项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其次,要核实卖方的身份和房屋产权情况。务必查看卖方的身份证、房产证等相关证件,确认卖方是房屋的合法产权人。可以通过房产管理部门查询房屋的产权信息,看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如果房屋存在共有权人,必须取得所有共有人的书面同意,否则定金协议可能无效。《民法典》第三百零一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再者,交付定金时要选择安全的方式,并保留好相关凭证。尽量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交付定金,并在转账备注中注明“二手房定金”字样。同时,要求卖方出具定金收据,收据上应写明收款金额、收款时间、房屋地址、买卖双方姓名等信息。这些凭证是您主张权益的重要依据。 另外,要警惕卖方设置的不合理定金条款。比如,有些卖方可能会要求购房者在短时间内支付高额定金,或者在定金协议中设置苛刻的违约条款,使购房者一旦违约就会损失惨重。在遇到这类情况时,要谨慎考虑,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 最后,如果在定金交付后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与卖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总之,在二手房买卖交易中,购房者要保持警惕,仔细审查各项条款,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