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要如何避免各种纠纷?


在购房过程中,为避免各种纠纷,可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在购房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工作。对于开发商的信誉和资质进行详细考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咨询已购房业主等方式,了解开发商过往的项目情况和口碑。同时,仔细查看开发商的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等条件。若开发商缺少相关证件,可能存在项目合法性问题,购房者应谨慎对待。 其次,签订购房合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所以要认真研读合同条款。对于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包括房屋面积、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违约责任等,都要仔细确认。尤其要注意一些容易产生纠纷的条款,如面积误差处理方式、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如果对合同条款有疑问或不满意的地方,应及时与开发商协商修改。《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因此,购房者要特别关注格式条款中的相关内容。 再者,在房屋验收环节也不能掉以轻心。购房者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对房屋进行验收。检查房屋的质量,如墙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缝,水电线路是否畅通等。若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要求开发商进行整改,并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最后,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证据。在整个购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票据、合同、文件等,这些都是重要的证据。一旦发生纠纷,这些证据可以帮助购房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购房合同、付款凭证、交房通知书等,都要妥善保管。 总之,买房过程中要保持谨慎,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定办事,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各种纠纷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