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时房子的拆迁面积如何计算?


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面积的计算是一个关键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拆迁时房子拆迁面积的计算方式。 首先,对于有产权登记的房屋,通常依据产权证书上登记的面积来确定拆迁面积。这是因为产权证书是房屋合法产权的有效证明,上面所记载的面积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确认的。例如《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房屋产权证书上的面积信息具有法定效力。 如果房屋存在扩建、改建等情况导致实际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不一致时,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若扩建、改建是经过合法审批的,那么应以审批文件中核准的面积为准。比如,在城市房屋建设中,建设单位或个人在进行房屋扩建前,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相关审批文件,此时审批文件中确定的面积就可作为拆迁面积计算的依据。 对于没有产权登记的房屋,一般会通过实地测量来确定面积。测量过程通常由专业的测绘机构进行,他们会按照相关的测量规范和标准操作。比如在农村的一些自建房,可能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办理产权登记,这时就需要测绘人员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全站仪等,对房屋的长、宽、高等进行精确测量,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房屋的面积。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结构的房屋,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像阁楼,如果其高度达到一定标准(一般是2.2米以上),则全部计算面积;高度在1.2米至2.2米之间的,计算一半面积;高度不足1.2米的,不计算面积。地下室、半地下室等有永久性顶盖的,也按照类似的规则根据其高度计算面积。 在计算拆迁面积时,还需要考虑附属设施等。比如房屋的阳台,如果是封闭阳台,一般会全部计算面积;如果是未封闭阳台,则计算一半面积。总之,拆迁面积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