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生效日期如何计算?
我收到了法院的判决书,但不太清楚它的生效日期怎么算。不知道是从拿到判决书那天开始算,还是有其他的计算方式。我担心错过上诉期或者执行期,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计算方法。
展开


判决书生效日期的计算,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判决书,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对于民事判决书而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也就是说,如果双方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确认收到判决书,在十五天的上诉期内,任何一方都没有上诉,那么在上诉期满后的次日,判决书就正式生效。比如,你在5月1日收到判决书,上诉期从5月2日开始计算,到5月16日结束,若双方都没上诉,5月17日判决书就生效了。而如果是第二审的民事判决书,因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就生效。 刑事判决书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算。在这十天的上诉、抗诉期限内,若没有上诉、抗诉情况发生,上诉、抗诉期满后的次日判决书生效。例如,被告人在6月1日拿到判决书,从6月2日开始计算上诉期,到6月11日结束,若期间无人上诉、抗诉,6月12日判决书生效。要是第二审刑事判决书,同样是终审判决,送达即生效。 行政判决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上诉期内无人上诉的,上诉期满次日判决书生效。第二审行政判决书送达就生效。总之,准确计算判决书生效日期,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法律程序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