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起诉费用是如何计算的?


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借款纠纷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时,了解借款起诉费用的计算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借款起诉费用主要涉及到案件受理费,它是交给法院的费用。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借款起诉金额是5万元,其中1万元需交纳50元,剩下的4万元(5万 - 1万)按照2.5%交纳,即40000×2.5% = 1000元,总共的案件受理费就是1000 + 50 = 1050元。 除了案件受理费,在诉讼过程中可能还会产生其他费用,比如申请财产保全的费用。财产保全是为了防止被告转移财产,保障将来判决的执行。财产保全费用的计算也是有规定的,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但是,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另外,如果在诉讼中需要进行鉴定、公告等,还会产生相应的费用,这些费用一般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由当事人承担。而且,通常情况下,案件受理费等费用先由原告垫付,最终由败诉方承担。所以,在借款起诉时,要根据自己的诉讼请求金额,按照上述标准来计算可能需要支付的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