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时养老金怎样计发?


养老金计发是很多即将退休人员关心的问题。下面将为您详细解释相关概念和计发方式。 首先,我们要了解几个关键概念。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人有)这几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是依据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及缴费年限来计算的。简单来说,当地工资水平越高、本人缴费工资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就会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把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得到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您平时个人缴纳的养老金积累,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而定,比如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 接下来看看具体的法律依据和计发公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举个例子,假如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5000元,您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4000元,缴费年限为30年,那么基础养老金 =(5000 + 4000)÷ 2 × 30 × 1% = 135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假设您个人账户储存额有10万元,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 = 100000 ÷ 139 ≈ 719元。 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相对复杂,各地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一般会考虑视同缴费年限、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等因素。 总之,养老金的计发是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而且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别。如果您想了解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