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一季度所得税费用如何计算?

我开了家小公司,到了申报一季度所得税的时候,不太清楚这个所得税费用到底该怎么算。也不知道计算的时候有哪些项目是能扣除的,哪些不能扣除,怕算错了影响申报,有没有懂的人能给我讲讲具体的计算方法?
展开 view-more
  • #所得税计算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在会计和税法上有着不同的逻辑和方法。我们先从会计角度来看。在会计里,所得税费用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它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当期所得税就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一般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得到的。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一些不允许扣除的费用,比如行政罚款等,要在会计利润里加上;而一些免税收入,像国债利息收入,要从会计利润里减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递延所得税则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所引起的。简单来说,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就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就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然后从税法角度来看,企业所得税通常是按年计征,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对于一季度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我们一般先算出一季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收入总额包括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不征税收入比如财政拨款等;免税收入像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各项扣除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等,但这些扣除都要符合税法的规定。 最后根据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税率(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就得到了一季度应预缴的所得税费用。不过要注意,在年度终了后,企业还需要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