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过渡费如何计算?


拆迁补偿过渡费,简单来说,就是在拆迁过程中,由于被拆迁人不能及时入住新的安置房屋,拆迁方给予被拆迁人在过渡期间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解决被拆迁人过渡期间的居住等相关问题。 在计算拆迁补偿过渡费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计算标准和方式。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计算方式: 一种是按照被拆迁房屋的面积来计算。比如,当地规定按照每平方米每月一定的金额给予过渡费补偿。假设规定每平方米每月补偿20元,被拆迁房屋面积是100平方米,那么每月的过渡费就是20×100 = 2000元。这种方式相对直观,以房屋的实际面积作为计算依据。 另一种是按照人口数量计算。有些地方会根据被拆迁房屋内的常住人口数量,给予每人每月一定金额的过渡费。例如,每人每月补偿500元,被拆迁房屋内有3口人,那么每月过渡费就是500×3 = 1500元。这种方式更多考虑了居住人口的生活需求。 此外,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这里的临时安置补偿就涉及到过渡费。同时,该条例第二十二条也规定,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 如果在拆迁补偿过渡费的计算上,拆迁方和被拆迁人有相关约定,那么就按照约定来执行。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一般按照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来计算。所以,当遇到拆迁补偿过渡费计算问题时,被拆迁人可以先查看当地政府发布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里面通常会明确过渡费的计算方式和标准;也可以与拆迁方进行沟通协商,了解具体的计算情况。如果对过渡费的计算有异议,还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如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