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犯两个罪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我之前因为一些事,同时犯了两个罪。现在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了,我想知道这两个罪的追诉时效是怎么算的。是分别计算,还是有其他的计算方式呢?我不太懂法律,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规定。
展开


在法律中,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当一个人同时犯两个罪时,追诉时效的计算有其特定的规则。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追诉时效的基本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对于同时犯两个罪的情况,应当分别计算每个罪的追诉时效。也就是说,每个罪都按照其自身对应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追诉时效期限。例如,甲同时犯了A罪和B罪,A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三年有期徒刑,那么A罪的追诉时效就是五年;B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七年有期徒刑,B罪的追诉时效则为十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就是刑法中的追诉时效中断制度。假设上述例子中的甲,在A罪的追诉时效期间内又犯了B罪,那么A罪的追诉时效就从犯B罪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同时犯的两个罪存在关联,比如存在牵连关系或者吸收关系等,在判断追诉时效时,除了依据法律规定,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犯罪事实和情节来综合考量。但总体原则仍然是分别确定每个罪的追诉时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打击犯罪,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法律的权威性。 总之,同时犯两个罪时,追诉时效是分别按照每个罪的法定最高刑来计算的,并且要考虑追诉时效中断等特殊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