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损害赔偿如何计算?


侵权损害赔偿是指行为人因侵权而造成的他人财产、人身和精神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为内容的民事责任方式。在计算侵权损害赔偿时,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首先是财产损害赔偿。对于侵害他人财产的情况,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这意味着,如果侵权行为导致他人财产受损,一般要按照财产在受损时的市场价值来确定赔偿金额。例如,甲的汽车被乙撞坏,经评估该汽车在受损时的市场价值减少了5万元,那么乙通常要赔偿甲5万元。这里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 其次是人身损害赔偿。当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时,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比如,丙因丁的侵权行为受伤住院,期间花费了医疗费3万元,住院10天,护理费每天200元,丙每月工资6000元,因受伤误工1个月。那么丁需要赔偿丙医疗费3万元、护理费2000元(200元×10天)、误工费6000元。若丙因伤致残,还需按照相关标准赔偿残疾赔偿金等。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 再者是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也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例如,戊故意损坏了己祖传的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物品,给己造成了严重的精神痛苦,己就可以要求戊给予精神损害赔偿。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要综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来确定。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 总之,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要根据不同的侵权类型和具体情况,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赔偿的项目和金额。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侵权损害赔偿的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