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怎样算侵权?


要判断实用新型专利是否构成侵权,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些新的、能实际用得上的产品设计。 判断是否构成侵权,通常要遵循全面覆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必要技术特征全部再现,被控侵权物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并且相同。打个比方,如果你的专利技术方案里包含A、B、C三个必要技术特征,而对方的产品也有这三个技术特征,那就可能构成侵权。这一原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该法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任何未经许可实施专利技术方案的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还有等同原则。等同原则是指被控侵权物中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技术特征经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相比,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经过分析可以认定两者是相等同的技术特征。比如,虽然对方产品的某个技术特征和你专利里的不完全一样,但在功能、效果等方面基本相同,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用该特征替换你专利里的特征,那也可能构成侵权。 另外,在判断侵权时,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免责情形。根据《专利法》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对方能证明他们的产品有合法的进货渠道,并且不知道这是侵权产品,虽然也构成侵权,但可能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在实际判断实用新型专利是否侵权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如果发现可能存在侵权行为,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