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之诉和违约之诉该如何选择?


在法律纠纷中,当面临侵权之诉和违约之诉的选择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侵权之诉和违约之诉的概念。侵权之诉是指因为他人的侵权行为,使得我们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受到损害,从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比如说,有人故意损坏我们的财物,这就是一种侵权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侵权之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违约之诉则是基于合同关系产生的,当合同一方当事人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提起违约之诉。例如,商家没有按照约定时间交付商品,消费者就可以提起违约之诉。 在选择适用的诉讼类型时,管辖法院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哪个法院更方便自己诉讼来进行选择。 举证责任也是需要关注的方面。在违约之诉中,一般情况下,原告只需要证明合同的存在以及被告没有履行合同义务即可。而在侵权之诉中,原告通常需要证明被告有侵权行为、自己受到了损害、侵权行为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被告存在过错。所以,如果证据更有利于证明违约事实,那么选择违约之诉可能更合适。 赔偿范围也有所不同。违约之诉的赔偿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对方违约而造成的损失,一般以合同约定的或者可预见的损失为限。侵权之诉的赔偿范围则可能更广,除了物质损失外,还可能包括精神损害赔偿。比如,因为他人的侵权行为导致我们身体受伤,并且遭受了精神上的痛苦,那么在侵权之诉中,我们就有可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诉讼时效也存在差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侵权之诉和违约之诉的诉讼时效适用一般的三年规定,但也有特殊情况需要注意。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纠纷情况,判断哪个诉讼类型在诉讼时效上对自己更有利。 总之,在选择侵权之诉还是违约之诉时,要综合考虑管辖法院、举证责任、赔偿范围和诉讼时效等因素,权衡利弊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如果自己拿不准,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