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后该如何维权?


当遭遇医疗事故后,有多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第一步是及时封存病历等相关资料。病历详细记录了整个诊疗过程,就像医疗事件的“档案”,对于判断医疗事故的责任至关重要,是后续维权的关键证据。 接着要尽快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以理性、客观的态度阐述事故经过和自身遭受的损失,要求医院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同时,注意保留好沟通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以及沟通内容等,这些都可能成为维权的有力证据。 如果与医院无法就赔偿等问题达成一致,可以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卫生行政部门会组织专业的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对医疗事故进行全面、客观的鉴定,鉴定结果将作为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决定着责任的划分和赔偿的数额。 此外,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医疗纠纷调解机构的帮助。这些机构通常由医学专家和法律专家组成,能够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双方提供公正、合理的调解方案。 若上述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诉讼是最后的选择。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医疗过错鉴定,为诉讼提供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进行鉴定并非诉讼的前置程序。在填写诉讼材料时,要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包括事故详细经过、患者基本信息、医疗机构相关情况等。 另外,维权要注意时效问题。比如鉴定需要在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如果患者死亡,需要尸检的尸检申请应在病人死亡后48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应当在患者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以侵害人身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是1年,超过后只能以医疗服务合同违约为由提起诉讼,以合同违约为由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是3年。总之,遭遇医疗事故后要冷静理智,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