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应该如何处理?
我遭遇了可能的医疗事故,心里特别着急又迷茫。不太清楚从哪些方面去处理这件事,想知道有没有一套规范的流程可以遵循,具体每一步该怎么做,要是和医院协商不好又该怎么办,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当发生医疗事故后,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是及时固定证据,在第一时间要求复印并封存病历资料。病历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及时封存能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防止被篡改。这一步非常关键,它为后续可能的处理提供原始依据。相关法规也强调了保护病历资料真实性的重要性。 如果患者不幸死亡,而医患双方对死因存在疑问,那么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要是具备尸体冻存条件,尸检时间可延长至7日。尸检能明确死因,对于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有着重要意义。 接着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环节,这在整个处理程序中十分关键。事故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让其委托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可以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进行鉴定。患方在向专家小组提交的《陈述书》里,要详细说明医疗经过,明确指出医方医疗行为存在的过失以及违反的诊疗规范。 最后是赔偿问题。若鉴定结果认定构成医疗事故,患方可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确定赔偿款项,但要考虑医方诊疗行为和患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合理确定医方责任。如果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患方也可依据《民法通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原则,举证证明医方诊疗行为有瑕疵并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以人身损害为由索赔。 总之,发生医疗事故不要慌乱,按照规范流程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