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发年终奖该如何维权?


在探讨企业不发年终奖如何维权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年终奖的法律性质。年终奖是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员工表现等因素,在年末给予员工的一种奖励。它不同于工资,并非是企业必须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一般来说,企业是否发放年终奖以及发放的具体标准,通常会在劳动合同、员工手册或者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有所规定。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年终奖的数额、发放条件等内容,那么企业就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企业违反合同约定不发年终奖,就属于违约行为。劳动者可以先与企业进行协商,要求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年终奖。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关于年终奖的约定条款、自己的工作业绩证明等。 要是企业的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里有关于年终奖的规定,这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也就是说,如果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都有关于年终奖的规定,劳动者可以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约定来主张权益。 如果与企业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企业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企业不依法支付年终奖的行为,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企业限期支付。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者在申请仲裁时,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业绩证明等,以证明自己应当获得年终奖。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总之,当企业不发年终奖时,劳动者要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的证据,以便在维权过程中能够有力地支持自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