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诉讼当事人应如何收集证据?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诉讼案件,听说证据很关键,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收集。我想了解在民事诉讼中,作为当事人有哪些收集证据的方法和途径,收集过程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证据收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支持当事人主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关键。当事人收集证据的能力和效果,直接影响到案件的胜负走向。那么,民事诉讼当事人应如何收集证据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证据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这是法律对证据类型的明确界定,当事人在收集证据时,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收集不同类型的证据。 对于书证的收集,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比如合同、借条、发票等。当事人在收集书证时,要尽量收集原件。如果无法取得原件,可以收集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等。同时,要注意书证的合法性和关联性,即书证的来源要合法,并且与案件事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物证的收集也很重要,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存在状况等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或痕迹。例如,在侵权案件中,被损坏的物品就是重要的物证。当事人收集物证时,要注意保护物证的原始状态,避免物证受到破坏或污染。如果物证不便移动或保存,可以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进行固定。 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也是常见的证据类型。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等,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在收集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时,要注意其真实性和合法性。比如,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录音、录像,也不能对电子数据进行篡改或伪造。 证人证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证人是指了解案件情况并向法院作证的人。当事人可以寻找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并要求其出具书面证言或出庭作证。在收集证人证言时,要注意证人的资格和证言的可信度。根据法律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同时,证人证言要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才能更有力地证明案件事实。 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在某些案件中也起着关键作用。鉴定意见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书面意见。例如,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可能需要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进行鉴定。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为了查明案件的事实,对与案件有关的现场或物品进行勘验、检查后所制作的笔录。当事人在需要进行鉴定或勘验时,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并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此外,当事人在收集证据时,还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合法性是指证据的收集方式和来源要符合法律规定;真实性是指证据要真实可靠,不能是虚假的;关联性是指证据要与案件事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能够证明案件的待证事实。 最后,如果当事人在收集证据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