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责事故人身损害该如何赔付?


在无责事故中涉及人身损害赔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相关的基本概念。人身损害,通俗来讲,就是人的身体受到了伤害,比如在交通事故中受伤、被他人殴打致伤等情况。赔付,就是责任方要对受伤方进行经济上的补偿。 在我国,关于无责事故人身损害赔付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也对交通事故中的赔偿责任进行了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接下来我们看看赔付的流程。一般来说,第一步是及时报警和就医。发生事故后,要第一时间报警,让交警来认定事故责任,同时要尽快去医院治疗,保存好相关的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资料。第二步是联系保险公司。无责方可以要求有责方通知其保险公司,或者自己直接联系对方的保险公司,向其说明事故情况和自身的人身损害情况。第三步是进行协商和理赔。保险公司会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定损,确定赔偿金额。无责方可以与保险公司进行协商,如果对赔偿金额有异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第四步,如果协商不成,无责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损失,比如医疗费用发票、误工证明、伤残鉴定报告等。 关于赔付的标准,医疗费是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总之,无责事故人身损害的赔付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流程,无责方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