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如何确认?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 首先,在初始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这里的公允价值就是市场上大家公认的价格,交易费用则是为了达成这笔交易而支付的费用,比如手续费等。也就是说,初始取得时支付的交易费用会减少投资收益。 其次,在持有期间,交易性金融资产会有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息的情况。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照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企业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这就好比您买了某公司的股票,公司决定给股东发钱,那么您能拿到的这部分钱就是您的投资收益。 最后,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处置时的投资收益是处置收入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处置收入就是卖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钱,账面价值就是账面上记录的这个金融资产的价值。处置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这一系列操作就是为了准确计算出处置时到底赚了还是赔了,赚赔的金额就是投资收益。 总之,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的确认贯穿了取得、持有和处置的整个过程,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