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申报基数如何申报?


社保申报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申报的相关事宜。 首先是申报时间。一般来说,社保基数申报会有规定的时间范围,通常是每年的特定时段,比如大部分地区会在每年年初开展这项工作,用人单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否则可能会影响职工社保权益和面临相应处罚。 接着是准备申报材料。用人单位要准备职工工资发放明细表、《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核定表》等。这些材料用于证明职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收入情况,是确定社保申报基数的重要依据。比如,工资发放明细表能清晰体现每个职工每月的工资数额,以此来计算月平均工资。 然后是申报方式。现在申报方式较为多样,常见的有网上申报和现场申报。网上申报的话,用人单位可登录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的官方网站,进入社保申报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录入相关信息,如职工姓名、身份证号、工资收入等,确认无误后提交申报数据。现场申报则需用人单位携带准备好的申报材料,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窗口,由工作人员协助完成申报操作。 申报完成后,社保经办机构会对申报数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该申报基数就会作为职工本年度社保缴费的依据。若审核不通过,社保经办机构会反馈具体原因,用人单位需按照要求重新进行申报。 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缴费单位必须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缴数额;没有上月缴费数额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按该单位的经营状况、职工人数等有关情况确定应缴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并按核定数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