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渎职罪该如何进行辩护?

我家里有人被指控犯了渎职罪,我们都特别着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对法律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很少,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要从哪些方面为他进行辩护,才能最大程度保障他的权益,所以想问问渎职罪具体怎么辩护。
展开 view-more
  • #渎职罪辩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当面临渎职罪指控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辩护。 首先是事实认定方面的辩护。要仔细审查指控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比如,对于滥用职权罪,需要确定行为人是否真的超越了职权范围行事,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证据显示行为人的行为并没有达到滥用职权的程度,或者损害结果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就可以作为辩护的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其次是主体资格的辩护。渎职罪的主体是特定的,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审查被告人是否真正符合这一主体身份。有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对主体身份认定错误的情况。例如,一些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在委托范围和性质上存在争议,就可能影响到是否构成渎职罪的主体。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再者是主观方面的辩护。渎职罪一般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心态。如果能够证明行为人没有故意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主观故意,或者不存在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过失心态,也可以进行有效的辩护。比如,行为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由于不可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就不应该认定为渎职罪。 另外,还可以从法律适用方面进行辩护。要审查指控所适用的法律条文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不同的渎职罪名有不同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必须准确适用法律。例如,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虽然都属于渎职罪的范畴,但它们的构成要件和行为表现是有区别的。如果指控将玩忽职守的行为错误地认定为滥用职权罪,就可以在辩护中提出纠正。 最后,量刑情节也是辩护的重要方面。即使被告人构成渎职罪,也可以通过寻找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来为其争取较轻的刑罚。比如,被告人有自首、立功、坦白等情节,或者在犯罪后积极采取措施挽回损失,都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