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妨碍该如何抗辩?
我遇到了举证妨碍的情况,对方故意不提供关键证据,导致我在案件中很被动。我想知道在法律上,针对这种举证妨碍的行为,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抗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懂的朋友能解答一下吗?
展开


举证妨碍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采取不正当手段阻碍另一方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进行举证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有人故意不让对方拿到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 在面对举证妨碍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抗辩。首先,要明确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五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控制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对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控制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该主张成立。这就为我们抗辩举证妨碍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当发现存在举证妨碍的情况时,我们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方提交相关证据。在申请时,需要说明证据的名称、内容、存放地点等信息,让法院能够清楚了解证据的具体情况。同时,要向法院说明对方持有该证据却拒不提交的情况,以及该证据对于案件事实认定的重要性。 如果对方仍然拒绝提交证据,我们可以依据上述法律规定,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对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推测该证据如果提交,会对对方不利,而法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定我们的主张成立。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证据来间接证明我们的主张。即使关键证据被对方妨碍获取,我们仍然可以寻找其他相关的证据,形成证据链,来证明案件事实。例如,证人证言、相关的文件记录等,这些证据相互印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我们的观点。 在整个抗辩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的证据,包括能够证明对方存在举证妨碍行为的证据,以及我们为获取证据所采取的合理措施的证据。这样,在法庭上我们才能更有底气地进行抗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面对举证妨碍,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积极采取有效的抗辩措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