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该如何进行概念界定?
最近在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对污染环境罪的概念界定不太清楚。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会被认定为污染环境罪,它的具体标准和范围是怎样的 ,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污染环境罪,简单来说,就是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 这里的“违反国家规定”,指的是违反了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规定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 “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这些都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极大危害的物质。比如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就可能含有传染病病原体,如果随意处置,就可能触犯污染环境罪。 “严重污染环境”是认定该罪的关键。它不仅仅是指有污染行为,而且这种污染要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比如导致大量的动植物死亡、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公众健康受到较大影响等。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概念: 放射性的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比活度或污染水平超过国家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再使用的废弃物。 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指含有传染病病菌、病毒等可能引发传染病传播的废物,如医疗废物等。 有毒物质:是指进入生物体后累积到一定数量能使体液和组织发生生化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引起暂时或持久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