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的精神病人该如何确定监护人?
我家有个亲戚,孩子还未成年,但是患有精神病。现在大家都不知道该由谁来当这个孩子的监护人,想问问法律上对于未成年的精神病人确定监护人是怎么规定的,具体流程和条件是怎样的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对于未成年的精神病人确定监护人是有明确规定的。下面将详细说明确定监护人的顺序及相关法律依据。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所以对于未成年的精神病人而言,父母是首要的监护人。如果父母具备监护能力且愿意履行监护职责,那么他们自然成为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这里所说的监护能力,包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身体条件和时间精力等方面来照顾未成年人的生活、保障其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可能存在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此时,按照《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父母无法监护时,有责任承担起监护未成年精神病人的义务。兄、姐如果有监护能力,也应当履行监护职责。而对于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需要经过特定部门的同意,这是为了确保监护人的资格和能力符合要求,能够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另外,如果对监护人的确定存在争议,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一条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总之,确定未成年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顺序和条件,以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