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为有立功表现或重大立功表现?


立功表现和重大立功表现在司法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们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在量刑时能否获得从轻、减轻处罚。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如何认定立功表现和重大立功表现。 立功表现,简单来说,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实施了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一般立功表现包括以下几种常见情形:首先是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并且经过查证属实。比如,甲在被关押期间,向司法机关揭发了乙的盗窃犯罪行为,经过司法机关的调查核实,乙确实存在盗窃行为,那么甲的这种揭发行为就属于立功表现。其次是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例如,丙知道丁实施诈骗犯罪的一些关键线索,将这些线索提供给司法机关后,司法机关根据这些线索成功侦破了丁的诈骗案件,丙的行为也构成立功。此外,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等行为同样可以认定为立功表现。 重大立功表现,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实施了更为突出的对国家和社会有重大贡献的行为。同样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重大立功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阻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这里的“重大犯罪活动”通常是指可能会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后果的犯罪行为,比如阻止他人实施恐怖袭击、严重暴力犯罪等。二是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例如,戊在监狱服刑期间,检举了监狱外一个有组织的贩毒集团的犯罪活动,经过司法机关的深入调查,该贩毒集团的犯罪事实确凿,戊的检举行为就属于重大立功表现。三是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这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的发明创造或者技术革新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在生产技术、科研等领域有重要突破。四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比如,己在火灾现场不顾自身安危,救出了多名被困人员,这种行为可以认定为重大立功表现。五是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例如,庚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积极参与救援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可认定为重大立功。六是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具体的认定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立功表现和重大立功表现的认定,需要司法机关根据具体的证据和事实,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进行严格审查和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如果认为自己有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及时向司法机关提供相关的证据和线索,以便司法机关进行认定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