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中如何界定发明专权侵权?

我自己有一项发明专利,最近发现市场上有类似的产品,我怀疑对方侵权了。但我不知道在民法典里,是怎么界定发明专权侵权的,想了解下判断的标准和依据,好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侵权了。
展开 view-more
  • #专利侵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法典》的体系下,虽然其本身并没有直接针对发明专权侵权作出详细界定,但《民法典》与《专利法》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发明专权侵权的界定方式。 首先,我们要明确发明专利权的概念。发明专利权是指国家根据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申请,以向社会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以及发明创造对社会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益为前提,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期限内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的一种排他性权利。 判断是否构成发明专权侵权,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条件。 全面覆盖原则是判断侵权的重要原则之一。该原则是指如果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则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通俗来讲,就是被控侵权的产品或方法要完全包含专利产品或方法的所有关键技术点。例如,一项专利技术包含A、B、C三个必要技术特征,那么只有当被控侵权产品也具备A、B、C这三个技术特征时,才可能构成侵权。这一原则在《专利法》中虽未明确表述,但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等同原则也是认定侵权的重要依据。当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在实质上相同,虽然表述或形式上可能存在差异,但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也应当认定为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例如,专利技术中使用了一种特定的连接方式A,而被控侵权产品使用了连接方式B,虽然A和B在名称上不同,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基本相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用B替代A,那么就可能适用等同原则认定侵权。 另外,判断发明专权侵权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法定的免责情形。根据《专利法》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比如,零售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了侵权产品,并且能够提供产品的进货渠道等合法来源证明,那么其虽然构成侵权,但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在实践中,如果怀疑存在发明专权侵权行为,专利权人需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明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与专利技术的关系。证据可以包括产品实物、技术资料、生产销售记录等。同时,也可以向专利行政部门请求处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发明专权侵权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