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如何界定?
我在路上开车的时候,和另一辆车发生了一点小碰撞。当时有点懵,也不清楚这到底算不算交通事故。我想知道交通事故是怎么界定的呀?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算交通事故呢?
展开


交通事故的界定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简单来说,交通事故通常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下界定的具体内容。 首先,关于“车辆”,这里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就是那些依靠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比如常见的汽车、摩托车等。非机动车则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明确了车辆的范围,这是构成交通事故的一个基本要素。 其次,“道路”也是关键要素。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也就是说,事故必须发生在这些特定的道路范围内才可能被认定为交通事故。如果是在一些封闭的私人场所,比如私人的车库内发生的车辆碰撞等情况,一般就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 再者,造成了“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交通事故往往会导致人员受伤甚至死亡,或者造成车辆、物品等财产的损坏。只有出现了这样的损害后果,才符合交通事故的特征。并且这种损害是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过错或者意外导致的。过错通常指的是一方或者双方违反了交通法规的行为,比如闯红灯、超速行驶、逆行等。而意外则是指一些无法预见、不可避免的情况,例如突发的机械故障等。 总之,判断一起事件是否属于交通事故,需要综合考虑车辆、道路、损害后果以及过错或意外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这些要素都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被界定为交通事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