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如何确定?


在了解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如何确定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比如,甲以公开乙的隐私为要挟,要求乙给他一笔钱,这就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关于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敲诈勒索罪并不在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和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类型范围内。所以,从年龄层面来看,一般情况下,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需是已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 同时,犯罪主体还需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人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这种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并且能够控制自己去实施或者不实施这种行为。例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因为精神疾病等原因,无法正常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敲诈勒索的行为,那么他就不能成为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 此外,单位不能成为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这是因为敲诈勒索罪的行为特征通常表现为个人以威胁、要挟等方式非法获取他人财物,这种行为一般是基于个人的主观故意和行为实施,与单位的决策和行为方式有明显区别。 综上所述,确定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首先要看其是否已满十六周岁,其次要判断其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并且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该罪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