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当事人选择的适用法律该怎么确定?

我在和别人签合同的时候,合同里约定了适用的法律。但现在出了纠纷,我不知道这个约定的适用法律到底该怎么确定,是看合同里写的就行,还是有其他的规定呢?我想弄清楚确定适用法律的具体方法和依据。
展开 view-more
  • #法律适用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实践中,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是一项重要的权利,但这一选择并非随意而为,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方法来确定。下面我们详细探讨当事人选择的适用法律该如何确定。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这是国际私法中确定合同准据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通俗来讲,就是在一些涉及到多个地区法律适用的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可以自己商量好,用哪个地方的法律来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比如在跨国贸易合同里,买卖双方可以约定适用某一个国家的法律。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这就从法律层面肯定了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的权利。不过,这种选择也不是毫无限制的。其一,选择必须是明示的。所谓明示,就是要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比如在合同中明确写明适用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不能只是含糊其辞或者通过一些隐晦的方式来表达。其二,选择不得违反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如果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与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或者违背了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那么这种选择是无效的。例如,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一些行为,如果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允许这些行为,那么这种选择就不能被认可。此外,在当事人没有选择或者选择不明确的情况下,法律也有相应的规定来确定适用的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此时一般会适用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指在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或者选择无效的情况下,由法院根据合同的各种因素,确定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比如合同的签订地、履行地、当事人的住所地等因素,都可能被考虑在内。总之,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时,要在遵循法律规定和限制的前提下,通过明示的方式进行选择。当选择出现问题或者没有选择时,法律也会按照相应的原则来确定适用的法律,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