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对方是否肇事逃逸?
我朋友前段时间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对方在事故发生后就离开了现场。现在朋友很困扰,不知道对方这种行为算不算肇事逃逸。想了解下具体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对方是肇事逃逸。
展开


要确定对方是否肇事逃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看,肇事逃逸要求肇事者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也就是说,肇事者明明知道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却为了避免承担法律责任而选择离开现场。例如,在一些轻微碰撞事故中,如果肇事者意识到碰撞发生,但害怕被罚款、扣分等处罚而驾车离开,这种情况就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其次,从客观行为表现来看,有多种情况可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 无故离开事故现场。如果在没有任何合理原因,比如未向警方报案、未留下联系方式、未对伤者进行必要救助等情况下,直接离开事故现场,通常会被视为肇事逃逸。比如,两车发生剐蹭,一方在未与另一方协商处理的情况下,直接开车离开现场。 - 虽然将伤者送往医院,但未报警或者留下虚假联系方式后离开。这种行为看似对伤者进行了救助,但实际上通过不报警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的方式,试图逃避后续的法律责任,同样属于肇事逃逸。例如,肇事者送伤者去医院后,留下一个虚假的电话号码,导致后续警方和伤者家属无法联系到他。 - 本身存在酒驾、无证驾驶等嫌疑,即使后来又回到现场,其最初离开现场的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肇事者离开现场很可能是为了逃避因酒驾、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加重肇事者的法律责任,也会给受害者的权益保障带来困难。因此,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配合相关部门的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