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逃逸怎么认定责任?
我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对方撞了我的车之后直接跑了。我想知道在这种肇事者逃逸的情况下,责任是怎么认定的呢?是逃逸者就一定负全责吗,有没有其他的情况?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者逃逸后责任认定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责任认定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撞了人或者撞了车之后,害怕承担责任而直接跑掉。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一般情况下,如果肇事者逃逸,会被认定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这是因为逃逸行为破坏了事故现场的原始状态,导致交警部门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调查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逃逸者的这种行为也反映出其主观上试图逃避责任的故意,所以法律规定让其承担全部责任,以此来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逃逸行为的一种惩罚。 然而,也存在特殊情况。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其他当事人对事故的发生也存在过错,那么可以适当减轻逃逸者的责任。比如说,被撞的一方存在闯红灯、逆行等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这些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交警部门会根据具体的证据和情况,适当减轻逃逸者的责任。但如果逃逸者不仅逃逸,还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那么就不会减轻其责任。 总之,肇事者逃逸后的责任认定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同时结合事故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来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