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保险诈骗金额如何认定?
我买了份保险,最近遇到些事,想着能不能从保险里多拿点钱,但又怕这算诈骗。我就想知道,在保险诈骗这件事上,金额是怎么认定的呢?比如是按我实际骗到手的算,还是按我想骗的总数算?心里一直没底,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保险诈骗指的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的行为。个人保险诈骗金额的认定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该条文并未明确规定“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标准。 根据相关的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这里所认定的金额,一般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保险诈骗行为而实际骗取的保险金数额。也就是说,是犯罪行为人最终到手的那部分非法所得金额。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保险诈骗金额的认定,会遵循证据确实充分的原则。司法机关会综合各类证据来确定实际的诈骗金额,包括保险合同、理赔申请材料、银行转账记录等。同时,如果存在未遂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已经着手实行保险诈骗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保险赔偿的,是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依法定罪处罚。不过在认定未遂金额时,通常以行为人意图骗取的保险金数额为准。总之,保险诈骗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信对待保险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