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肇事逃逸该如何定责?

最近遇到一起交通事故,一方司机在碰撞发生后直接开走了。现在大家对责任认定有些困惑,不清楚这种肇事逃逸行为在法律上具体会怎么划分责任,希望能得到专业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肇事逃逸
  • #责任认定
  • #交通事故
  • #法律制裁
  • #交通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肇事逃逸的定责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也就是说,驾驶人在知晓自己与其他物体或行人发生碰撞、刮擦等导致损害后果的情况下,为逃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故意离开事故现场。例如,在道路上两车相撞,一方明知发生碰撞且有人受伤,但为了不被追究责任,驾车快速逃离现场,这就构成肇事逃逸。 其次,不同情况下肇事逃逸的定责规则有所不同: - 若当事人逃逸导致无法确认责任,无论各方实际情况如何,都视为逃逸者负责。比如在一个没有监控的路口发生碰撞,一方逃逸后,由于缺乏关键证据无法确定事故责任,此时逃逸方需承担责任。 - 若一方逃逸,即便认定为双方无责(意外),仍由逃逸方负责。例如两车正常行驶时突然发生意外碰撞,原本双方均无过错,但一方逃逸,那么逃逸方需承担责任。 - 若逃逸方存在安全违法或驾驶失误,且对方无过失,则逃逸方负全责。例如逃逸方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车辆碰撞后逃逸,逃逸方需承担全部责任。 最后,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相关交通法规,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总之,肇事逃逸者将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不仅要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还可能面临行政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