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的监督机关如何确定?
我家里有亲戚被假释了,我不太清楚假释后由哪个机关来监督他的行为。也不知道监督机关是怎么确定的,是根据犯罪类型、服刑地点,还是其他什么因素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对于假释监督机关的确定,我们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社区矫正法》等相关法律,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监督考察。 社区矫正机构是专门负责对假释、缓刑等非监禁罪犯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的组织。它的确定一般是根据犯罪分子的居住地来安排。因为以居住地为依据确定监督机关,更便于对假释人员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也有利于假释人员融入当地社会,接受改造。 比如,犯罪分子在假释后回到自己户籍所在地居住,那么当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就会对其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社区矫正机构会要求假释人员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迁居等相关规定。如果假释人员违反了相关规定,社区矫正机构会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措施。情节较轻的,可能会进行警告、教育;情节严重的,可能会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会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定。 所以,假释监督机关的确定主要是以犯罪分子的居住地为基础,由当地的社区矫正机构来承担具体的监督职责,这一系列的规定和措施都是为了确保假释制度能够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