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申请的诉讼请求应该如何确定?


再审申请的诉讼请求是再审程序中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如何确定再审申请的诉讼请求。 首先,我们要明确再审程序的概念。再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它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目的是纠正错误的生效裁判。 对于再审申请诉讼请求的确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通常情况下,再审申请的诉讼请求应当与原审的诉讼请求有一定的关联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再审审理范围一般不超过原审诉讼请求。这意味着,再审申请人原则上不能提出新的诉讼请求,因为再审程序主要是对原审裁判是否存在错误进行审查,而不是重新开启一个全新的诉讼。 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或者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等情形,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再审申请人可以适当调整诉讼请求。例如,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规定,再审裁定撤销原判决、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变更、增加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在确定再审申请诉讼请求时,当事人还需要考虑证据的支持。诉讼请求必须有相应的证据来支撑,否则可能面临不被法院支持的风险。当事人应当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提供充分的证据,并且要在法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 此外,再审申请的诉讼请求应当明确、具体。不能模糊不清或者存在歧义,否则会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判。当事人应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例如要求撤销原判决、改判某项具体内容等。 总之,确定再审申请的诉讼请求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原审情况、证据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自己的诉讼请求合理、合法,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