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怎样认定侵权行为停止?

我遇到了侵权的事情,对方之前一直在侵犯我的权益。现在对方好像没有再继续之前的侵权行为了,但我不确定这算不算侵权行为停止。我想知道在法律上是如何认定侵权行为停止的,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和标准呢?
展开 view-more
  • #侵权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侵权行为停止的认定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对侵权行为是否真正终结的判断,这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侵权行为。简单来说,侵权行为就是一个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给他人造成了损害。比如,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的作品,这就侵犯了著作权;或者在商业活动中冒用他人的商标,这就侵犯了商标权。当侵权行为发生后,权利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这种行为。 认定侵权行为停止,关键在于判断侵权行为是否已经完全停止,并且不会再继续发生。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从行为角度来看,侵权人必须切实停止了所有直接导致侵权的行为。例如,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如果侵权人之前是在网站上非法传播他人的作品,那么他必须将这些作品从网站上全部移除,停止继续传播。如果只是部分移除,或者以其他形式继续传播,那就不能认定侵权行为停止。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店卖盗版书,要认定你停止侵权,你就必须把店里所有的盗版书都处理掉,不能再卖了。 从主观意图方面考虑,侵权人要有停止侵权的真实意愿和行动。如果侵权人只是暂时停止,等风头过了又继续侵权,那显然不能认定侵权行为停止。比如,侵权人因为被权利人发现而暂时停止了侵权行为,但却在暗中准备继续侵权,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定侵权行为已经停止。这就像小偷被警察发现后,暂时不偷了,但心里还想着找机会再偷,那肯定不能说他已经停止了盗窃行为。 从法律依据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这为认定侵权行为停止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根据这条规定,当侵权行为停止后,侵权人不再对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也就不需要再承担停止侵害的责任。 在实践中,如果权利人认为侵权行为已经停止,但又不确定,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进一步确认。比如,可以要求侵权人提供书面的承诺,保证不再继续侵权;也可以定期进行检查,看是否还有侵权行为发生。如果发现侵权行为仍然存在,权利人可以再次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认定侵权行为停止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主观意图等多个方面,并且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只有当侵权行为真正完全停止,且不会再继续发生时,才能认定侵权行为停止。这样才能切实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