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动关系的监事的劳动报酬怎样确定?


在法律层面,有劳动关系的监事的劳动报酬确定是有相应规定和考量因素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劳动关系和监事身份的概念。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监事是公司中常设的监察机关的成员,负责监察公司的财务情况,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执行情况,以及其他由公司章程规定的监察职责。当监事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时,其劳动报酬的确定就需要遵循相关劳动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对于有劳动关系的监事,如果公司与监事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劳动报酬的,那么就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这是基于合同的相对性和契约精神,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若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就需要看公司的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是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如果集体合同中有关于监事劳动报酬的规定,那么监事的劳动报酬就按照集体合同的标准来确定。 要是既没有劳动合同约定,也没有集体合同规定,此时就应当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也就是说,监事可以参考公司内其他相同或类似岗位、同等工作能力和业绩的员工的劳动报酬来确定自己的报酬。 此外,监事的劳动报酬还可能受到其工作绩效、公司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可以根据监事的工作表现,如是否有效地履行了监督职责、是否发现并纠正了公司的违规行为等,来对其劳动报酬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公司的经营效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监事的报酬,如果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可能会相应提高监事的报酬;反之,如果公司经营不善,报酬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总之,有劳动关系的监事的劳动报酬确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需要依据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工作绩效和公司经营状况等因素来合理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