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区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

我在公司负责财务工作,在做资产分类时,总是搞不清哪些该归为固定资产,哪些该归为低值易耗品。像一些办公桌椅、小型工具之类的,不知道该怎么准确划分。想了解下区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展开 view-more
  • #资产区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准确区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是一项重要工作,它有助于企业合理进行成本核算、资产盘点和税务处理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区分二者的方法。 首先,从定义角度来看,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长期使用的、价值相对较高的资产,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例如,企业购买的生产设备、办公大楼等。而低值易耗品是指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并且使用期限不满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比如企业日常办公用的文具、工具等。 从价值标准来区分,虽然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价值界限,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通常会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一个标准。一般来说,单位价值较高的资产倾向于作为固定资产,而单位价值较低的则作为低值易耗品。例如,企业可能将单位价值在 2000 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资产认定为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在 2000 元以下,使用期限较短的资产认定为低值易耗品。不过这并不是绝对标准,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判断。 从使用期限方面,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通常较长,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而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限相对较短,可能在一年以内就会损耗或报废。 从会计核算方法上,固定资产在取得时按照成本入账,然后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将其成本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摊到各期损益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低值易耗品在核算时,一般采用一次摊销法或分次摊销法。一次摊销法是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分次摊销法则是根据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限,将其价值分次摊入有关成本费用。 此外,在税务处理上,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也存在差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要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和年限进行计算。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用同样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扣除方式和时间根据不同的摊销方法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区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需要综合考虑资产的定义、价值标准、使用期限、会计核算方法和税务处理等多方面因素。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资产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