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专利与专利侵权如何区分?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内,假冒专利和专利侵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它们对于维护专利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专利侵权。专利侵权是指在专利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别人没有经过你的同意,用了你的专利去赚钱。《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而假冒专利则是指非专利权人在自己的非专利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明专利权人的专利标记或者专利号,使消费者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产品的行为。这就好比一个人明明没有某个品牌的授权,却在自己的产品上贴上那个品牌的商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行为性质上看,专利侵权主要是对专利权人实施专利权利的侵犯,重点在于未经许可使用了专利技术或产品;而假冒专利更侧重于对专利标识的滥用,是一种欺骗公众的行为。 从法律后果来看,专利侵权主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而假冒专利除了民事责任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区分假冒专利和专利侵权,关键在于判断行为是对专利技术的非法使用还是对专利标识的非法冒用。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