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起诉时怎么才算完成财产分割?
我正在起诉离婚,对财产分割这一块不太懂。不知道在起诉离婚的过程中,要满足什么条件、经过什么流程,才能算是完成了财产分割呢?是法院出了判决书就行,还是得双方实际完成财产交接?想了解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展开


在离婚起诉中,财产分割是一个重要环节。要理解怎样才算完成财产分割,我们得先明确几个关键概念。首先是夫妻共同财产,它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像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都属于这一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这些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当夫妻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并涉及财产分割时,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要在起诉状中明确列出请求分割的财产范围和具体诉求。法院受理后,会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以及财产的具体情况,比如房产的产权证书、银行存款的明细等。 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对财产进行合理的分割。一般情况下,法院会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当法院作出关于财产分割的判决后,这并不意味着财产分割就完成了。如果双方都服从判决,那么需要按照判决书的内容去执行。比如,如果判决房产归一方所有,另一方要配合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如果涉及金钱给付,一方要按照判决的金额和时间将款项支付给对方。 如果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以确保判决得到执行。只有当所有判决内容都执行完毕,双方的财产按照判决进行了实际的分配和交接,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财产分割。 此外,如果在财产分割后发现有未分割的财产,或者一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情况,另一方可以在发现后的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也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