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公证过,离婚时该如何分割?
我和另一半做了婚前财产公证,现在打算离婚,不知道之前公证过的婚前财产在离婚时会怎么分,是按照公证内容来,还是有其他的规定呢?我不太懂这方面的法律,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夫妻(未婚夫妻)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债务的范围和权利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把结婚前各自的财产情况通过公证的方式确定下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经过婚前财产公证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在离婚时,一般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也就是说,公证过的婚前财产仍然归属于财产所有者个人。 这是因为婚前财产公证明确了财产的归属,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它可以避免在离婚时因财产归属问题产生纠纷。例如,如果一方在婚前公证了自己名下的房产属于个人财产,那么在离婚时,另一方是不能要求分割该房产的。除非双方在婚后有特别的约定,比如书面约定该婚前财产在婚后变为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该婚前财产进行了混同、添附等情况。但即使出现这些情况,也需要有相应的证据来证明。总之,一般情况下,婚前财产公证过的财产,离婚时按照公证内容归各自所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