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伤残鉴定才有效以及应该在哪里做?


首先来说伤残鉴定的地点。伤残鉴定分为不同情况: 如果是工伤导致的伤残,要到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这是因为工伤鉴定有一套严格的体系,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工会组织、医疗机构等多方代表组成,能够确保鉴定的公平、公正和专业性。例如,职工在工作中受伤,经认定为工伤后,就需要到规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去确定伤残等级等相关情况。 要是因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非工伤原因造成的伤残,可以选择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这些机构是经过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登记,具备专业鉴定能力和条件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也可以推荐符合要求的伤残鉴定机构,但最终选择权在当事人自己。 再讲讲如何做伤残鉴定才有效: 对于工伤伤残鉴定,劳动者首先要在发生工伤事故的30天内(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1年以内提出申请也可)向人力资源或者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申请时需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准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医院就医诊断证明等材料。被认定为工伤且医疗终结后,携带《工伤认定书》、身份证原件、相关工伤诊断资料等,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 非工伤的伤残鉴定,一般是先向法院或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申请,获得批准后,持鉴定委托书,携带医院的诊断证明、出院证明及相关检查报告等材料,前往批准机关指定的有资质的医疗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相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都有明确规定,保障职工在工伤后的权益得到合法认定和保障。对于非工伤的司法鉴定,《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范了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行为,确保鉴定过程合法、科学、公正。 总之,按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在合法合规的机构进行伤残鉴定,才能保证鉴定结果有效。 相关概念: 工伤认定:就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是指在诉讼活动中接受委托人鉴定委托,遵循法律规定的方式、方法、步骤以及相关的规则和标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