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确保有罪的人受到追究,无罪的人不受冤枉?

我想知道在司法过程中,具体有哪些方式和措施能够保证有罪的人一定会被追究责任,而无罪的人不会被错误定罪呢?我很关注司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希望了解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
展开 view-more
  • #司法公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为了确保有罪的人受到追究,无罪的人不受冤枉,有一系列严谨且科学的法律制度和程序。 首先,侦查阶段是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环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侦查机关在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犯罪线索后,会依法展开调查。他们会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这里的证据收集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严禁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其次,审查起诉阶段起到了过滤和把关的作用。人民检察院会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对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进行审查,对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进行判断。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发现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存在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就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再者,审判阶段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人民法院会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对案件进行公开、公正的审理。在法庭上,控辩双方可以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出示证据、进行辩论。法官会根据庭审情况和证据材料,对被告人是否有罪、犯何种罪、应处何种刑罚作出公正的判决。同时,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如果被告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此外,还有审判监督程序作为纠错机制。如果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会对申诉进行审查,发现确有错误的,会依法启动再审程序,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